看到老房子 追忆老父亲
今年回山东莱州老家,特意去看了我家曾经的老房子。虽然老屋早已易主,墙皮剥落、院墙破旧,但对这所伴我生伴我长的老屋还是魂牵梦绕。
看到老房子,又想起了老父亲。父亲去世三十年了,今年是父亲110岁诞辰。父亲小时候读过私塾,能写一手漂亮的颜体字,而且还是算盘高手。父亲16岁起在哈尔滨德盛聚钱庄做店员,这期间,不慎得了肺结核,为治病,母亲卖了牲口、卖了地、卖了青苗。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父亲竟奇迹般病愈了。
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曾两次支前抬担架。1965年秋天,看了纪录片《陈毅外长答外国记者问》,父亲说:“我在孟良崮战场上就见过陈毅司令员了。”那次战役支前,父亲同许多乡亲给前线战士送给养,每人背2升炒熟的高梁米。出发后,领队的营长看到对面开来一辆吉普车,营长说:“这是陈毅司令员的车子。”父亲看到陈毅司令员在车内频频向大家招手,那一瞬,大家都激动不已。途中,虽然遭遇国民党飞机轰炸,但给养队伍毫不畏惧,一心只有“前进再前进”!
我6岁时,一个晚秋的早晨,父亲拿着铁锹去劳动,刚走出家门不远,突然听到空中凄厉地“嘎嘎”雁鸣,父亲抬头一看,一只大雁象石头一样,重重“砸”在脚边。一只老鹰俯冲而来,父亲忙挥动手中铁锹,老鹰见马上就到嘴边的食物没了,气急败坏地飞走了。父亲去抱大雁,大雁挣扎着,但还是被父亲抱回了家。父亲找来一只大笺子,把伤雁放在里面,用布把伤雁遮住,怕夜里黄鼠狼来偷吃,父亲又把大笺子吊在院中晒衣服的铁象上,然后领着我到树外池塘边淤泥里挖泥鳅喂大雁。父亲喂着大雁说,大雁被老鹰啄伤,危急中朝村庄飞、向人的脚边落,这是求助人保护它。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父亲天天抽空挖泥鳅喂大雁。父亲看大雁伤口愈合了,就领着我抱着大雁去池塘边,让它重返家园。大雁在池塘里游了几圈,最后扑梭着翅膀飞上蓝天。我清楚地记得,大雁在空中转过头来,看了看父亲和我,然后向南方飞去了。在喂养大雁期间,父亲给我讲了苏武牧羊、鸿雁传书的历史故事,教育我要热爱相国,报效国家。后来,我支边新疆,父亲很是支持。
我小时候和父母睡在同一铺炕上,多少夜晚,父亲在炕上教我背珠算口诀、打算盘,说:会打算盘,不管在哪里,都能干点轻松体面的话。父亲还给我讲完璧归赵、唇亡齿寒、亡羊补牢、毛遂自荐、岳飞抗金的故事,所以,我比同龄孩子早知道一些成语出处和历史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父亲教育我要忠孝,知错就改,要节俭,多做好事善事……
人民公社后期,父亲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了。大队知道父亲廉直,便安排他到大队副业当会计,不料旧病复发,幸好那时已有异烟?、链霉素,经过三年治疗,父亲病愈了。
父亲在农村生活了一生,有3个子女在外地工作,都离家很远。尤其是我在新疆福海县工作后,更里很少回家。我总觉得父亲在农村生活条件不好,怕他受苦,几次写信想接他来新疆与我们同住,可父亲总是执意不肯离开老家。如今,看着老房子,我忽然懂了老人的心情。父亲对家乡、对老屋有着太多的留恋。在家居住,是为了重温老屋里那段旧有的岁月,领略家乡的那份独有的温暖。啊!老房子!你给我们遮风挡雨;老父亲,您教育我们去努力学习,改变现状,奔向美好的生活。
父亲虽然住在老房子,但始终牵挂、关心不在身边的孩子。我支边新疆刚一年,父亲就写信让我买收育机,天天收听广播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每当我回家,父亲总是询问我工作情况,并告诚我:做人要经常反省自己,对的要继续发扬下去;错的,一旦发现,要马上改正。我时刻铭记父亲的教诲,工作中不随波逐流,而是辨别出正确的方向,坚定地走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平凡岗位上干出点滴成绩、做出些微贡献。
岁月悠悠,人们都说往事如烟,终会消散,而我这个远方游子,看到老房子,往事却历历在目,萦绕在我心头。
(通讯员 张克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