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如何让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焕发光彩?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20周年,中原盾特开设“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河南实践”专栏,集中展示我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扎实推进“四治融合”,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平安河南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104个“枫桥式工作法”中,有4个来自河南,分别是郑州市金水区委政法委“一站挂号全科门诊”解纷工作法、开封市宋都人民调解委员会“宋都调解”电视解纷工作法、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选、进、稳、调、清”村镇五步解纷工作法和南阳市内乡县湍东镇“一保五滤”化解电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工作法。
河南这4家单位的创新实践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今天刊发全国“枫桥式工作法”河南入选单位系列报道之一:《“枫”光最宜人平安连心“桥”》。一起来看——
枫光最宜人 平安连心桥
——解码郑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金水模式”
“有地方说事,有人管事,有制度督促办事,为民服务真是全链条啊。”
“原来反映问题得跑几个部门,现在一站式几小时就解决了。”
“不仅不伤和气地化解了纠纷,还顺带上了法律课。”
群众的夸赞是工作效果最好的注脚。
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不仅赢得了群众的口碑,还捧得了一座“金杯”,近日,郑州市金水区委政法委荣获中央政法委颁授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称号,“一站挂号全科门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11月6日,金水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力代表金水区与全国其他先进典型代表一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如此口碑、如此殊荣,金水区“一站挂号全科门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近日,记者深入金水区平安建设第一线,实地探访解码这一创新实践。
全链条
矛盾化解的高效闭环
11月15日下午2时30分,9摄氏度的气温下风有点冷,但太阳很好。
脸色阴沉、眉头紧锁的老徐和他的两个工友,裹着一身寒气走进了郑州市金水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
工程款欠了半年了,他们十几个工友拿不到工资。走起诉的路子成本太高,工友们推选老徐他们仨作为代表来这里反映情况。
由于问题复杂、牵涉面广,平安建设促进中心启动了专项治理欠薪问题工作专班。
从“挂号”到专班“会诊”完毕,整个流程仅用4个多小时。这起薪资纠纷在法院、公安、劳动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联合处置下,欠薪方和老徐3人签订了还款协议书。
“一部分钱已经转到账上了,这下心里头畅快了。”电话中,老徐和工友们报了喜。
针对民生问题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金水区聚焦专项治理,专题分析、综合研判,组建实体化运行、项目化推进、一揽子解决的工作专班。
“我们每年都会根据不同时间段对应的工作重点,成立不同的工作专班,比如7至9月份是学生入学、开学的时间,教育领域问题比平时多发,我们成立金水区招生入学期间相关处置工作专班。年尾岁末,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较为集中,我们就成立由政法牵头、部门协同,创新‘四快三优先两免’工作机制,成立专班,下午刚刚化解的这起劳资纠纷,就是我们工作专班发挥功效的典型案例。”金水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郭文洋介绍。
金水区是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中心城区和承担河南省会政治功能的核心区,经济体量大、辖区人口多,社会问题、矛盾纠纷较为复杂。
千头万绪的矛盾纠纷,须千方百计精准高效通力化解;多元复合的利益诉求,须多元共治一体同心协作办理。
近年来,金水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省率先打造高标准实体化运行的区级平安建设促进中心,统一将与群众关系密切、信访量较大的21个部门整合至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构建线下“信访超市”,整合速裁法庭、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府院联动中心、涉法涉诉联调中心,以法治化引领矛盾纠纷化解,实现“多中心”向“一中心”积聚,“一中心”兼备“多功能”,让矛盾纠纷化解由“物理聚合”向“化学反应”转变,形成一站式接待中心、全科式“会诊”中心、一体式化解中心,让群众跑一地说事,一站式办结,构建矛盾处置全链条、解纷资源全要素、群众反馈全闭环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格局。
“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快速解决,而如果遇到暂时办不成或不好处理的疑难杂症,我们专门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我们街道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会商研判,为群众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金水区北林路街道党工委书记石中亮说。
三部曲
情理法的和谐调色板
“说情说理说法,解愁解忧解难。”在金水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二楼的墙上,这几个字特别醒目。
“通过心理咨询、家事情感交流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是首选,不行就利用调解室说理,实在解决困难,再引导当事人走诉讼程序。即使到了诉讼程序,也有诉前、诉中和诉后调解。这样化解矛盾纠纷,能做到事心双解。”该中心主任吕志坡介绍。
“目前,我们这个调解室有80多个案件,涉及物业纠纷、继承纠纷、离婚纠纷等,通过情、理、法调解三部曲,基本都能得到化解。”“淾顺·和合”调解工作站调解员崔宗建正在向一起家事纠纷的当事人了解情况。
“淾顺·和合”调解工作站通过“媒体+法院”的创新联动,邀请法官与主持人、调解员、特邀评论员共同针对诉前调解的典型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实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
在区平安建设促进中心,金水区法院通过“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的方式,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讼渠道化解纠纷。同时,依托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行政资源整合优势,将府院联动在诉前和诉中两个阶段实体化运行,有效降低群众行政诉讼成本,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化解行政争议。近年来,法院的诉前调解成功率上升到57.42%。
“资源整合有效衔接了社会各方调解力量,形成社会多层次多领域的解纷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减轻了群众诉累,节约了司法资源。”金水区法院院长闫明表示。
近年来,金水区以多元主体参与、多元手段化解,将矛盾纠纷应调尽调。融合政府部门社会治理和法院专业司法优势,降低群众行政诉讼成本,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化解行政争议;将“诉调、警调、仲调、访调”四调对接,实现“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网式”跟踪、“一体化”研判,形成矛盾问题的排查预警、登记掌控、分析研判、化解处置、督查督办、回访反馈等工作闭环,实现矛盾纠纷联动共治、多元化解;打造调解品牌,发挥行业调解优势,打造“淾顺·和合”“金牌调解室”“劳动争议调解室”等16个行业调解品牌,弥补人民调解员专业性不足的短板,促进更多社会矛盾纠纷通过非诉讼、非对抗的方式妥善解决。
耦合力
线上线下的两重阵地
“我是森林阳光小区的一名孕妇业主,我们楼上邻居白天都在家搞直播,还穿着高跟鞋走来走去,严重影响我休息。请咱们街道干部出面管管。”11月8日,北林街道办事处平安建设促进中心群众问题网上处置系统接到了“郑好拍”平台转来的辖区居民的求助信息。系统马上将此信息分发给街道一级网格员,由一级网格员分配给社区二级网格员处理。二级网格员上门了解并分析情况后,会同小区民调员约当事人调解,双方达成了谅解。
金水区依靠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金水”,以数字技术驱动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推动新技术应用与社会治理创新、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空间从结合、融合到耦合,产生“1+1”大于2的增力,实现“治理网”“数智网”的双网合一,推动治理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效能上升,构建起党建引领、上下贯通、条块一体、整体智治的基层治理体系。
实践中,金水区通过“线上开方治小病”,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线上依托市级“智慧信访”“一码解纠纷”智慧矛调系统和区级“数智金水”事件中心、“金调民顺”应用模块,将17类87项矛盾纠纷精准匹配、智能流转到相应责任部门,做到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物业服务等简单矛盾问题足不出户,线上解决。通过智慧办公系统,每起案事件从登记受理到办结全过程留痕,将办理效果由群众评价,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评判者。截至目前,线上平台为群众化解纠纷7250件,化解成功率96.7%。
工作中,金水区通过“线下会诊除顽疾”,打造两级线上平台、三级线下枢纽,整合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安防控等职能,以平安力量融入基层网格为抓手,将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创建“林理和”“银发妈妈”调解队等17个街道调解品牌,形成街道调解资源库,真正把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民心在基层凝聚,确保群众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全覆盖、零障碍。
同心圆
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74岁的张美荣是花园路街道通信花园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也是银发调解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近年来,通信花园社区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主导的、多元参与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队伍,其中的银发调解队、义务巡逻队等自治队伍不仅提升了小区的环境质量,更促进了居民和谐关系。管好自家事、关心楼组事、参与社区事、共建和谐事,已成为小区居民的共识。
“我们通过签订共建项目、开展‘五星’联创、打造‘红色物业’、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等形式,积极发动和组织辖区公共单位、物业公司、商户、网格员、楼栋长等群体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花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曾辉介绍。
在平安建设工作实践中,金水区持续深入开展“三零”创建,扎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数治“四治融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的共谋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既依靠群众使之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也让群众成为治理成果的受益者。
金水区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矛调处置一体化效能,把资源、服务整合,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实现“被动解纷”向“主动治理”转变。
近年来,金水区出台《关于加强街道平安建设促进中心规范化运行的工作方案》,由金水区委政法委牵头,统筹公、检、法、司和信访部门资源下沉。2472名“五员一律”人员(警员、检察院工作人员、法院工作人员、民调员、巡防员、律师),融入三级治理网格,聚焦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治安乱点等问题,常态化开展巡查23万余次,共排查出各类隐患问题10895个,化解率达85.5%。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枫桥经验”不变的初心。金水区广泛发动志愿者和群众力量,进一步延伸共治共享的神经末梢,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人公。该区将3300余名包括环卫工人、快递外卖员、物业保安在内的行业人员纳入平安建设志愿者,通过“郑好拍”“金巡卫士”平台模块,一键上报问题隐患,扩充风险发现渠道,织密情报收集网络。依托居民群众议事机制,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榜样力量,充分发挥“乡贤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群体的积极作用,激活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实现区域内参与治理的各要素有机融合、同向发力。
“枫桥经验”的产生虽在农村,但其强化基层基础、注重通过调解化解社会矛盾、就地群众解决问题的基本精神具有普遍意义。它不仅适用于农村治理,而且适用于城市治理;不仅适用于社会治安治理工作,而且也完全适用于平安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金水区委政法委的先进做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其典型意义之一就在于,该区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工作实践中,守正创新,因地制宜,打造出了有着鲜明特色的城市版“枫桥经验”。
感言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中心城区和承担河南省会政治功能的核心区,金水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筑“双重阵地”,凝聚“三方力量”,做到“四个转变”,对简单问题“分科诊断”、对症下药,对于复杂疑难问题“全科会诊”、集中攻坚,形成“横向连接到边、纵向贯穿到底”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
此次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是中央、省委、市委对金水区工作的肯定和鞭策,是辖区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和褒奖。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不辱使命、再接再厉,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经验探索,为辖区平安和谐提供坚实保障!
——郑州市金水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李力